2013年8月14日 星期三

閱讀:《行街》


這是我在書展買的一本書。在旅行之前,我花了兩天的時間一口氣把它看完。這是幾個《明報》記者,每周游走港九新界,輪流把街道上的所見所聞,記錄於專欄「街知巷聞」,所以這是一本結集。

會做這個專欄,在書中〈上街尋覓〉兩篇文章〈消失的街道〉(一)和(二)已說明了。我們的城市正變得面目全非,城市的靈魂正被逐點消費掉,所以需要〈落街拾趣〉由香港走到九龍,再走到新界,用文字、圖片,記錄正在消失或已消失掉的人文風景。

記者上街,所選取的地方,其實都有熟悉該區的人士帶路。所以,內容除了是有關該區的特點以外,也和有關人士的經歷有關。此書有趣點在此,不過亦因此而有感不夠全面。圖片若能大一點更好,那才能讓我感覺更深刻。

看畢此書,很有衝動,按圖索驥,去感受香港各區的味道。其實不時拿著相機,在香港游走,那種陌生的感覺,那種香港人冷冰冰的眼神,讓我無法按下快門。小時候,住在筲箕灣如七十二房客的地方,街坊鄰里的有說有笑,已消失淨盡。小時候,我經常串門子,和鄰家的小孩子在走廊玩煮飯仔,走到隔鄰老伯家中,騎大狗,雖然爸爸行船經常不在家,我很少會有孤獨的感覺。後來,搬上木屋區,在木屋圍著的空地上,也能和鄰舍小孩一起玩耍,只是互助精神,以沒以往濃烈。後來,搬上了柴灣的公共房屋,到將軍澳的居屋,我是全然不知鄰舍是甚麼人,見了面也只是點點頭便算。現在,住進了私人樓宇。最初隔鄰住了一對新婚夫妻,也有點點頭、打打招呼。同樓層的,我全不認識。後來,那對夫妻生了兒子,搬走了,住進的都是說普通話的人。我只聞其聲而從未見其人。香港的人情味似乎真的蘯然無存了。君不見新聞報導的香港,就是爭吵不休的香港嗎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