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前在開飯中尋吃的地方,看到了一間新開張的冰室,叫做石屋咖啡冰室,名字有點奇怪,引起了我的好奇心。在瀏覽的過程中發現,原來這冰室處於一個活化的建築物裏面,於是又在網海之中尋找相關的資料,於是又給我發現了「石屋家園」。
據資料說這石屋位置以前種滿荔枝,有村民在此生活,石屋為何氏家族擁有。香港在日治時期,日軍為擴建啟德機場而拆卸了多條九龍城的村落,為安置部份村民而建了一些平房,成為日後的寮屋區。於石屋內的文物探知館內一條個人覺得拍得有點兒戲的片子提到,村民是抽籤中了才得安置的。後來這地又漸漸成為片場及山寨廠等。其中一間石屋為「藍恩記山墳墓碑工程公司」,其招片「藍恩記」仍保留至今,就在訪客中心石屋門上掛著。
先看看石屋的全景,因為沒有廣角鏡,故以魚眼代之。前面是石屋咖啡冰室的戶外吃東西的地方,冰室在左邊的石屋之中。右邊穩約看到一塊招牌就是前面提到的「藍恩記」,亦是訪客中心的位置。中間就是文物探知館。
這是石屋前的明陣花園。這是以1954年石屋家園的鳥瞰照片作為明陣路線的參考藍本,設計而成的默想路徑,說是能幫助步行者默想作個人生命的回顧和整理。我看到有些參觀者會走在白色的線路上而行,默想似乎沒有,反而玩樂的多。回家後細心看資料才發現有路徑上有七件藝術展品,只是我當時並沒有留意。
花園內有兩數棵開著漂亮花兒的樹,我學識不多,不知這花兒的名字。只見有白有紫的,甚為漂亮。有不少人為它們傾倒,拿著長炮在拍照呢!
我們首先參觀文物探知館,底層放著介紹中式建築物的展板。沿樓梯走到石屋上層,有介紹九龍城的展板,也有一小房間播放著介紹這石屋歷史短片,只可惜是輕鬆有餘而資料不足。館內有不少舊物,對我來說較有意義的有這個撥打式的電話。我小時候也曾經使用過的。
然後就是這張上下隔鐵床。小時候父母租住了一棟大廈內的一個房間住。房間內的空間就給這樣的一張雙人鐵床佔據了大部分。看到床上的粉紅色花布嗎?我以前蓋的被子都是這類款式的。我其中一個愛玩的兒時遊戲就是怶著被子扮超人,然後從上隔床飛跳下來以顯威風。哈哈!示威的對象就是我的大弟弟。當時二弟和小弟還未出生,我倆就一起玩耍。有時還會和其他租戶的孩子玩。
當年的鄰舍關係很不錯的,會互相照顧。記得以前媽媽帶著我和弟弟在街上買東西,我等得不耐煩,沒告訴媽媽便自行回家去。當媽媽發現時嚇得半死在街上叫著我的名字,就是街坊發現了,在樓上叫喊街上慌亂的母親,說我在家門口呢!哈哈!我記不得有否給媽媽罵了。媽媽現在還說我走失過三次都能找回,真算是走運了。
近看床上的揹帶,小時候我見媽媽就是用這東西來揹著弟弟的了。
鐵床的房間還擺放了一張遊戲桌,上面的東西唯一能引起我興趣的就是這遊戲捧。我忘記了怎樣玩,問問身旁的蛙人也不知道。於是拍了照片放上臉書問問人。大弟弟竟然可說出個玩法來。
後來二弟也留言說帶回來玩玩看。這可是文物館內的東西啊!不過在離開石屋後,我在九龍城的一間文具店竟買到了。哈哈!我準備回家跟大家來個比併!現在要一家齊齊整整一起比較困難,因為大家都搬走了,通常只有在大時大節才回家去吃飯。能回家又待著較長時間的就只有農曆新年,我們在年初一回家,吃過飯後便會玩魚、蝦、蟹。我的侄仔出生以後,我們就連魚、蝦、蟹也沒玩了。這回應該可以玩玩「新」遊戲吧!只是新年剛過,不知何時才又能聚在一起玩玩遊戲呢?
從探知館的另一邊樓梯下去,原來就是石屋咖啡冰室。
牆上掛滿了舊式的宣傳海報,沙發上是放著以前用的銻碟。
這冰室是以社企形式運作的,以培訓青年為咖啡師。如有時間的話,真的不妨試試。
旅客中心外發現了這石在地上,不知從哪兒來的?
參觀完畢,我們順道參觀了侯王廟,然後到義香吃東西,在遊走於九龍城的大街小巷。這就留待下次再寫下去吧。夜了,睡。